懷念恩師王夢恕院士
歲月如織,轉眼恩師離開我們已半年有餘。然而,他的音容笑貌、舉手投足無不曆曆在目,他的諄諄教誨仍是言猶在耳、曆久彌新。
人說,偉大的成就後面,必然有偉大的人格。這話放在王院士身上最是貼切不過了。
記得博士畢業不久,在成都接了一個瓦斯隧道災害防控項目,由于是第一次做瓦斯隧道,沒有經驗,便跟王院士電話請教。當時院士正在忙于開會,說讓我等等。我想,院士這麼忙,也許會忘了,不給我打電話了。結果不到10分鐘,電話來了。在電話裡,院士詳細地講解了瓦斯隧道的災害特點,超前探測方法、掌子面安全厚度以及施工方法。告誡我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這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極深,雖然過去了整整十年時間,但記憶猶新。那時院士71歲,身體很好,正處于事業巅峰時期,當時也正是我國隧道事業大發展的時期,他全國各地四處跑,忙得不可開交,但他仍把弟子的需求當做自己的義務,有求必應,畢業了還要為他們的成長、發展鋪路、搭橋。
2017年院士病重在濟南住院期間,弟子們輪流照顧他。記得那晚輪到我去伺候他老人家,我為他榨了滿滿一杯橙汁,王磊老師說他喝不了那麼多。我端給他時說,王老師,您能喝多少就喝多少,喝不了就剩下。但出乎我的意料,院士接過杯子,一邊喝一邊說,“喝不了也得喝,不喝就是對人不尊重。”你能相信這是出自一位因患病而坐在輪椅上的耄耋老人之口?出自一位上自國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都敬仰的工程院院士之口嗎?這就是我的導師——中國隧道第一人,王夢恕院士。在患病體弱,意識時而還不清醒的情況下,依然重禮重德,德字為先,已是深入他的骨髓的。
如今,院士已駕鶴西去,然而,他的風骨猶在,精神長存!他身後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财富将永遠滋養所有受他教誨的人們!
姚海波
2019年金秋于北京